3月份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数据出来了,这个每个月都有跟踪的,先上表格:
还是给新读者简单解释下,环比100.5就是比上个月涨了0.5%,同比99就是比去年同期跌了1%。
这个月的情况看起来要比前几个月好不少,首先环比有14个城市上涨,而2月份仅有5个,多了将近两倍。甚至里面还有杭州这样的城市,月环比涨了1%,这在近三年是很罕见的表现。
一线城市里北上深也都企稳反弹,最拉胯的广州跌幅也收窄了。70个城市已经没有月环比在99以下的城市,99.5以下的数量都不多,现在可以很客观的说一句整体跌速确实在放缓,按照这个趋势有望在下半年全面企稳。
刚需自住的现在可以出门看看房源了,之前开玩笑说买房买二手的,韭菜help韭菜,但从性价比来说还是应该看新房。国家为了提振楼市,大幅提高了新一代的楼房标准,开发商为了房子好卖也尽量在规则上钻设计漏洞,早些年很多人无奈接受的70%-75%得房率的户型,现在狗都不看。
实在要买二手房的话也尽量避开2021-2023年建的房子,那几年开发商大面积暴雷,资金链断裂严重,很多都是减配保交楼,质量不行的。另外那几年买房的房东也都是高位接盘的大冤种,浮亏严重,不但很难还价还容易遇到纠纷扯皮,叹气
今天a股成交额9993亿,跌破1万大关了,中位数还行,涨了0.24%。通常情况下大盘越涨成交量越大,但a股现在很诡异的是上证指数8连涨,成交量却越来越小。
具体原因前几天也给你们分析过,目前的盘面疑似正能量附体,有些超水平发挥了,大家怕后面万一药停了,表现倒退,自己现在进去讨不得好,犹犹豫豫的都在观望。
我今天下午最后15分钟还特地打开了期指软件,看看能不能白嫖一趟顺风车,结果上证指数本身就没怎么跌,那就没有护盘拉升的空间,要是像前两天那样官军去买沪深300etf的话,买个ih或者if一手大概有五六千的空间。
行情走的这么僵硬,板块的表现亮点也不多,今天涨最多的是食品加工板块和房地产,地产显然是因为最新一个月披露的数据有显著好转,市场有部分资金开始提前下注楼市拐点。食品加工板块上周三就收复了贸易战挖的坑,最近8个交易日7根阳线,走出了很不错的行情。
其实这半个月消费板块都还行,除了白酒之外都在呼呼往上涨,政府为了对冲出口压力肯定会进一步扩大内需,前景虽然看好,但市场信心又没那么足,所以资金都去搞消费板块里的小票,市值大的白酒股都默契的选择了绕行。
目前这种特殊局面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,后面官方应该会有一个信号,就是允许市场自由的情绪表达,到时候波动会放大,成交量也会放大。至于具体哪一天放开我也不知道,但能猜出和中美形势的发展有较大关系。
随口感叹一句炒股真的耗时间,今年一眨眼1/3就要过去了,年内市场的平均水平是跌2-3%,a股是一个波动回报的低收益市场,正常人不要把它当作逆天改命的捷径,大部分人都是浑浑噩噩自娱自乐。
我看了看剩下的内容都有些无聊,决定和你们聊聊马主任的八卦。
之前大家都知道马主任有10个孩子,其实这几年更新了,公开的就有14个,没公开的不好说,可能远比大家想象的要多。
从目前已知的信息来看,马主任这几年一直在主动撩骚那些好看的妹子,只要谈上了就会开出条件让对方替自己生孩子。比如华尔街日报报道,老马曾经勾搭虚拟币女大V Tiffany Fong,但女方不愿意为他生孩子,他就取关了女方,同时大幅削减了女大V在推特平台的收入,据说之前行情好的时候一个星期有2万美元广告费。
当然马主任找这些女人帮他生孩子是有回报的,不白嫖,至于具体的条件也被媒体报出来了,因为有女的生完孩子以后谈崩了。
一个保守派的女大V给马主任生了第13个孩子(公开的),待遇是1500万美元,以及每个月10万美元的抚养费,直至孩子21岁,条件是女方必须保密并禁止对外披露,否则就会遭遇经济惩罚,比如抚养费从10万降到4万。
可能有人觉得马主任就是好色,整天在推特上选妃,其实也不是,他和这些女的生孩子都会优先推荐代孕,因为这样可以生的又快又多,马主任觉得人类如果放弃生育就等于自我毁灭,使命感崇高的马主任觉得自己应该身体力行,哐哐哐的生,能者多劳。
应该还有很多美女默默的替马主任生了孩子,拿着巨款享受人生,没有让公众知道。要是未来有一天马主任噶之前宣布他有100个孩子,甚至200个,我也不会感到惊讶,他的财力完全承担的起,他的基因好,多复制复制也不是坏事。
你们看,这个世界就是多姿多彩的,普通人结个婚要纠结彩礼,房本名字加慢了就成强奸犯了,今天看到毕节那里有个男的同时娶两个老婆,就在网上被口诛笔伐了。但在马主任的世界里这些都是细枝末节,马主任的钞能力助力他疯狂播种,想起小时候看的漫画《圣斗士星矢》,日本大佬100个私生子派出去修炼,最后回来帮着雅典娜保卫世界,哈哈哈。
2025-04-17 日猫笔刀公众号内容解读
本解读仅代表个人观点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
市场风险提示
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!本文仅为信息梳理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请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理性决策。
一、中期配置方向(中低风险)
- 优质房企龙头
- 逻辑:房价环比上涨城市数量同比翻倍,北上深止跌企稳,政策端持续发力保障房建设
- 操作:关注央企背景房企+长三角/大湾区土储优质标的(需穿透式核查实际债务情况)
- 风险:二手房抛售压力仍在,政策转向存在不确定性
- 新消费升级赛道
- 逻辑:食品加工板块连续8日放量突破,预制菜/功能食品等细分领域政策利好明确
- 操作:配置消费ETF+精选区域渠道建设完善的本地化品牌
- 风险:原材料价格波动可能吞噬利润空间
二、风险警示区(建议规避)
- 问题房企债券
- 警示逻辑:2021-2023年暴雷房企仍有隐性债务未出清,展期风险超预期
- 反向机会:关注AMC概念股(注意区分真实业务占比)
- 高位二手房源
- 警示逻辑:2019年后购房群体普遍浮亏15%以上,存在非理性抛售可能
- 反向机会:核心地段法拍房信息平台(需专业尽调能力)
三、特殊事件套利
- 汇率波动对冲
- 逻辑:中美利差持续倒挂背景下,关注离岸人民币汇率套保工具
- 操作:黄金ETF+跨境支付概念组合对冲
- 风险:美联储政策转向可能引发汇率双向剧烈波动
小白投资建议
- 现金类资产占比不低于30%,重点配置同业存单指数基金
- 权益类配置采取”核心+卫星”策略:50%宽基ETF(如沪深300)+30%消费ETF+20%港股通基金
- 房地产领域仅通过REITs参与,单产品配置不超过总资产5%
特别注意
- 警惕市场流动性陷阱,单日换手率低于2%的标的谨慎参与
- 建议配置至少3个不同大类资产(股/债/商品/现金)分散风险
- 任何单一行业暴露不超过总资产的20%
再次提醒:以上分析基于公开信息整理,市场瞬息万变,请务必做好动态风险评估。建议普通投资者通过专业机构产品参与市场,切勿盲目跟风操作。
0